2014/03/24

[挪威] 冬天的民俗博物館


雖說去挪威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挪威縮影而去的,但也不願意把時間全花在看自然風景上。稍微查了奧斯陸的博物館,發現這個民俗博物館很對我胃口,決定多排一點時間去看。本來打算第一天到達奧斯陸便去看的,怎料發現大多數博物館在星期一都休息,這個偏不。完成縮影行程再回來奧斯陸正是星期日晚,意味著要是我在第一天先去了民俗博物館的話,星期一上飛機前便無行程可去。


於是在旅行的最後一天,賴床到九點多再吃了個豐富早餐才出發去Bygdøy Island (博物館島)。反正在冬天的北歐起多早也沒用,博物館還是十一點才開門(然後收下午三點,只能說福利真好)。慢慢閒晃到Nationaltheatret(國家大劇院)坐30號公車去Bygdøy,剛好遇到有人查票,一個台灣人沒買票被趕下車去。

很快到了民俗博物館門口。


憑oslo pass可以免費進場。
進場後才發現露天展覽在冬天都沒有特備節目,只能拍照。冬天的北歐半成節目都停擺了XD

第一個展覽是挪威的古代生活,以一個虛構的家庭-Sobini家族-的大宅為主題,講述各人的生活方式。


Mr. Sobini的家,我超喜愛娃娃屋啊。
傢俱也很精緻。
這是我小時候玩森林家族的玩具吧XDDD

挪威女人的繡花鞋。看完展覽後發現挪威人的衣著帶點中國風。

好精緻的瓷器。

 古代的洗衣用具。



 下面幾張圖就是我會說中國風的原因了-真的很像清裝耶!


百家布XDDD

這裡直接繡上大大的「囍」字耶!

不過回來後怎麼Google也找不到答案,有神人能解答嗎?

看完這個展覽後,去了另一展館看薩米人的生活。薩米是歐洲最大的原住民族群之一,也是歐洲目前僅存的游牧民族,人口大概為十六萬人。大部分薩米人居住於挪威北部,然而隨著芬蘭與挪威的北部疆界於十九世紀初確定下來,薩米人經歷一段艱辛的時期。兩個之間的宗教戰爭令國家疆界關閉,使薩米人賴以維生的馴鹿群被中斷,從而導致糧食匱乏。及後挪威大力推行境內「挪威化」的活動,使薩米文化大量流失。終於經過薩米人的長期抗爭(及1978年的水壩事件),薩米人的地位才得以逐漸恢復並帶上政治舞台。有興趣的話可以看這篇,了解多點薩米族。

薩米族主要靠養殖馴鹿為生。



不過隨著與主流社會的接觸增多,薩米人如今的生活方式和一般挪威人相差無幾。目前只剩百分之八的薩米人仍以養殖馴鹿維生。



展覽也提到薩米語的沒落,甚至說懂英文的薩米人要比懂薩米語的多出很多。


我不禁想,也許很多很多年後,我一直說的廣東話也會沒落至需要人「復興」的地步。當然現在暫時未看到有硬性打壓廣東話的情況,但隨著愈多學校落實「普教中」的政策,也許這一天比我們想像中要近。


看完室內展後,步進露天展區。挪威民俗博物館是世上首個戶外博物館,於1881年由當時的挪威國王奧斯卡二世在克里斯蒂安尼亞(今稱奧斯陸)的夏宮外開設。由於挪威國土有兩成以上為森林,樹木順理成章成為人民建屋的現成材料。如今這裡約有170 個自挪威各地遷移過來的木造建築。





而當中最有名的應是於1212年建造的Stave Church了。這個不是複製品,而是在奧斯卡二世監督下直接由Gol村莊遷移過來的喔。

教堂內部的木雕非常精細。



本來博物館還有Old Town部分,展覽近代的挪威生活。可是厄運代表如我,又怎麼能錯過一年一度的大保養工程呢?於是唯有自我安慰說「有遺憾才是再回來的動力」,離開了民俗博物館...

順便放上維京船博物館的照片給大家看吧。我對維京船沒多少認識,不過反正在附近又免費就去看囉。親眼看到完整的維京船真跡倒還是很震撼的。





0 意見:

Post a Comment